举人经商
于树青听了自然叹服不已。
只听道空反问他:“如今你有钱了,是不是要回乡了?”
“不,”于树青摇摇头,“还是师父您当初说得对,人不能一条道走到黑,我想在京城经商,发了大财再衣锦还乡。”
道空点点头,沉吟道:“京城寸土寸金,经商尤其不易。你手里的银子只能盘个小店铺,想发大财恐怕还不能够。也罢,老衲再给你出个主意——如今皇城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前门大街,前门大街有个蛤蟆坑,你可以买下来填平了盖商铺。”
于树青兴冲冲来到前门大街,果然见大街左侧、铁帽子王爷果亲王府第东面有个足有方圆两亩的水坑,坑中蛤蟆“呱呱”叫个不停,难怪叫作蛤蟆坑。
可再一细打听,于树青心凉了半截。原来,蛤蟆坑的主人周老二当初也曾想将坑填平了盖商铺,但刚填了两马车土,果亲王府里便出来人发话,说果亲王五行属水,最忌宅东有土——土克水嘛,你周老二填平坑可以,但不得用土!周老二只得停工。不曾想来年夏天,果亲王的小阿哥来蛤蟆坑捉蛤蟆,跌进坑中淹死了,果亲王勃然大怒,要治周老二死罪,周老二几乎倾家荡产才保住命,从此便想把这招灾破财的坑卖出去。可偌大的京城,谁敢得罪果亲王呢?这么久了,蛤蟆坑果然无人问津。
于树青思来想去,一咬牙还是找到了周老二,要买蛤蟆坑。周老二求之不得,只象征性地收了于树青几两银子。
坑买来了,道空也拄着拐杖过来了,指点于树青在窄窄的坑边搭了个小棚子,支起锅灶,雇个厨师开煎包铺。于树青大为不解:前门大街尽是豪门阔商,谁会买这只有平头百姓才吃的早点?就这小生意能发大财?
等煎包铺开张后,道空又过来了,只见他一手拿着文房四宝,一手拎着一根长竹竿,竹竿上头还挑着个小葫芦。道空将竹竿插在蛤蟆坑中心,然后摊开纸张,让于树青写了个告示:凡能以碎砖烂瓦击中葫芦者,赏大煎包一个。
道空这葫芦里卖的啥药?正当于树青迷瞪不已的时候,却听耳边一声呼啸,一群乞丐围拢过来,看了告示后又一哄而散。
不多会儿,只见乞丐们成群结队而来,他们的讨饭兜里装的全是碎砖烂瓦,围在蛤蟆坑边,雨点似的向坑中砸去。这又正是青黄不接的二三月,乞丐们多啊,几乎全皇城的乞丐都闻讯赶到了蛤蟆坑,天天来砸小葫芦,只不过一个月的工夫,蛤蟆坑居然被砸平了!
至此,于树青大悟:道空此举,醉翁之意不在酒啊,如此填坑,花费的代价比雇人挑土填坑便宜多了,又不得罪果亲王!
盖好商铺,于树青向道空请教做什么生意。道空却连连摇头:“做什么生意还须你自个儿拿主意,这就看你有无生意头脑了。不过,老衲可以送你做生意发大财的八字真经——欲取先予,人无我有。”
于树青正得意时,道空拄着拐杖又来了,恭喜他发了大财,之后,他又问道:“倒卖旧官服其实是一锤子买卖,如今你已有了生意头脑,不知到底要做何长远生意?”
于树青一笑:“师父,我现在又改变主意了,我不打算做生意了。”
“莫非你想捐个官做?”道空平静地问道。
“对!”于树青道,“做官发大财比经商来得快。正如您当初所说的,发大财必须做到‘欲取先予,人无我有。’做了官依仗官威和官势最容易做到这一点——不管百姓需要不需要,都可以把货物摊派下去,这就叫‘欲取先予’;对货物进行独家经营,便是‘人无我有’……”
于树青眉飞色舞地还要说下去,道空打断了他的话,指了指头上的济公帽道:“你我相识两年了,可你看见我脱下过这顶帽子吗?听到我念过经吗?”说着将济公帽掀了下来,只见他的精光头皮上一个香疤也没有,分明是个假和尚!
道空将于树青扯到内室,摆出一壶酒和几碟菜,两人边吃边谈。道空幽幽地道:“二十五年前,不知你听没听说过和家有个人称‘神算子’的账房先生何敬之?”
于树青大吃一惊:当年和富可敌国,其财产并非全由受贿贪污而来,他还拥有数不清的当铺、地产、粮店、酒店、古玩店、小煤窑……依仗官威官势,他尽做一本万利甚至空手套白狼的好生意,而为他打理这一切的,便是“神算子”何敬之,天下谁人不知?
只是后来和败亡,何敬之也被发配到苦寒之地宁古塔充军。难道眼前这位道空就是当年的何敬之?难怪他做生意料事如神!
“不错,我就是何敬之。我不想老死关外,逃回来是为了叶落归根。”只听道空咽了一口苦酒道,“我也算是富贵场中的过来人了,奉劝你两句——为官者若是有了生意头脑,一举一动都会想着如何以权发大财,其实是对百姓的巧取豪夺而已。如此做法,必将引得人神共愤,千夫所指,早晚要像和和我一样一败涂地,实是一条不归路!你要经商就做个正儿八经的商人,要做官就做个正大光明的官。何去何从,你好自为之!”言毕,他拖起拐杖,橐然而去。
这番话,语重心长,犹如一桶冷水兜头而浇,让于树青心头那一团财欲的火焰澌然而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