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集市,吆喝声里夹杂着人间烟火
天刚蒙蒙亮,街巷间还残留着一丝夜的凉意。远处的天空泛起淡淡的鱼肚白,伴随着第一声鸡鸣,沉睡的集市便开始慢慢苏醒。摊贩们推着小车,挑着担子,或骑着三轮,一路叮叮当当地驶来,木板撞击,铁器碰撞,混杂着脚步声和低低的交谈,像一首粗砺却亲切的前奏曲,揭开了清晨烟火的序幕。
清晨的集市,总是带着一股独特的氛围。空气里既有新鲜蔬菜的清香,又有蒸笼里腾起的热气;既有鱼虾翻动的腥味,也有豆浆、油条的香味。各种气息混合在一起,没有刻意调和,却莫名和谐,就像人间的生活本身——纷繁而真实。
吆喝声是集市的灵魂。卖菜的妇人嗓门高亮,一声声喊出自家菜的新鲜;卖鱼的汉子边拍着鱼鳞边大声叫卖,带着几分海风般的豪爽;小贩推着冒热气的早点摊,口中吆喝着:“豆浆热乎的,油条刚出锅!”声音穿过巷子,直直撞进人们的胃里。那一声声吆喝,既是招徕顾客,也是清晨最质朴的问候。
顾客们挑挑拣拣,手里拎着竹篮或布袋。有人在讨价还价,眉眼里带着精明与俏皮;有人与摊贩熟识,边买边聊,顺便问一句:“你家孩子上学咋样了?”那一瞬间,买卖已不再只是交易,而是一种亲近的连接。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交流,把生活编织得厚实而温暖。
集市也是孩子们的乐园。小小的身影在摊位间穿梭,眼睛睁得亮亮的,被糖葫芦、油炸糕吸引。手里攥着几枚硬币,犹豫着要不要全换成甜蜜的滋味。小贩笑着逗他们:“要不全给你加糖,多甜!”孩子们咯咯地笑,笑声里透出清晨最明媚的朝气。
我喜欢站在集市的边角,静静看着这一切。天色渐亮,阳光透过楼宇的缝隙洒下,照在青菜的露珠上,闪烁得晶莹剔透。摊贩的额头布满汗珠,却依旧精神饱满;顾客的脸上带着笑容,拎着满载的袋子回家。那是一种最真实的幸福,不是盛大的,不是耀眼的,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,藏在一声声吆喝里。
清晨的集市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生活的质地。有人为了谋生在此奔波,有人为了一顿饭在此采购;有人辛苦摆摊多年,只为支撑一个家;有人在清晨买回满篮子的菜,只为一家人中午能吃得丰盛。每一个人都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,完成自己与生活的对话。
有人说,烟火气是人间最动人的温柔。确实如此。华灯璀璨的都市夜景,固然壮丽,却不如清晨集市的一声吆喝来得亲切。那声音让人觉得:生活就是如此——热热闹闹,忙忙碌碌,却也踏实安稳。
当太阳完全升起,金色的光洒满街道,集市也渐渐热闹到顶点。摊位前人头攒动,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人声鼎沸的交织。若从远处看,那一片人影流动,就像是河水在奔腾,滚滚向前,不可阻挡。这是生活的河流,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滴。
而等到近午时分,热闹逐渐散去,摊贩们收拾摊位,扛着未卖完的菜,推着车子离开。街道上留下几片菜叶、果皮,仿佛是清晨烟火的一点痕迹。可谁都知道,明天它还会如期而至,再次热闹,再次充满人间气息。
我想,这就是清晨集市的意义吧。它不仅仅是买卖的场所,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。人们在这里确认彼此的存在,感受生活的温度,重拾继续前行的力量。
所以,每当我听见集市的吆喝声,心中总会泛起一种温柔的安心。那声音提醒我:不论世事如何变迁,生活总会以最朴素的姿态延续下去,柴米油盐,就是最恒久的人间诗篇。
- 上一篇:黄昏的渡口,归船载着斜阳与倦鸟
- 下一篇:老井的水面,倒映着半个村庄的记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