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昏时路过母校,听见围墙内飘出当年的读书声
黄昏的光线斜斜地洒在街道上,染得空气也柔软起来。我慢慢走过熟悉而陌生的街角,脚步无意识地停在母校的围墙前。墙外的风带着树叶的低语,也带来一丝熟悉而遥远的味道——泥土、青草,还有微微的粉笔香。
透过斑驳的围墙缝隙,我仿佛看见过去的自己,背着书包,走在走廊里,朝夕与同学嬉笑、低语。风拂过耳边,我听见模糊的读书声,从教室里飘出,像黄昏的光线一样柔和而温暖。那是一个属于年轻的年代,承载梦想与期许,也承载最纯粹的欢笑与努力。
墙外的我,静静站着,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感动。那些日子,已经远去,但声音却穿越时光,轻轻敲打心门。朗朗书声中,有少年时代的好奇,有拼尽全力的认真,也有悄悄流过的忧愁与迷茫。它们像风铃般叮咛着:过去虽远,记忆依旧清晰。
黄昏的光影斜落在操场上,投出长长的树影,像时间在地面上缓缓拉伸。篮球架静静矗立,空荡的操场回响着自己的脚步声,而围墙内的朗朗书声,却像从未远去。风吹动树叶,叶片摩挲着光影,仿佛在与记忆对话,把每一个少年时的晨读与黄昏的讨论,都化作岁月里最柔软的涟漪。
我低头看着手中的影子,影子被落日拉得很长,仿佛与过去的自己重叠。记忆像光影一样,穿越时光,把那个教室里的笑声、朗读声、低声讨论声,都带到眼前。我轻轻闭上眼,仿佛能闻到教室里的粉笔香、翻书声,还有老师严厉而慈爱的叮咛。
黄昏渐深,光线逐渐柔弱,围墙下的风也慢慢冷了。我起身,依依不舍地离开,却带着微微的温暖。母校的读书声仍然在风中回荡,那是岁月留下的声音,也是成长留下的印记。它提醒我:无论走得多远,心底的那片土地,永远会有书声、笑声、梦想与纯粹的记忆。
街灯亮起,黄昏变成夜色,母校被温柔的光线包裹。读书声像被黄昏定格的画面,静静流淌在记忆里。路过母校的每一次回望,都是一次穿越时间的旅程。围墙内飘出的书声,承载了年少的模样,也承载了成长的厚度,让人明白:青春虽远,记忆永存;光阴虽逝,温暖依旧。
我慢慢离开母校,脚步轻柔,却带着坚定的余韵。黄昏的风里,仍有朗朗书声,那是岁月温柔的回响,也是记忆深处最柔软的光。围墙内的读书声,不属于现在,却永远属于我——属于那个曾经在教室里笑过、认真过、梦想过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