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力
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,茶叶铺中,忽然来了一位穿着一件被洗得发白的长衫的汉子。少掌柜见那汉子穿着平常,在铺中左看右看,却迟迟不买茶叶,于是对待那位汉子的态度很是冷漠。就在这时,老伙计走了过来,附在少掌柜的耳边,小声说道:“少掌柜,这位汉子,是位大主顾,您可得以礼相待,千万不能把一桩大生意给错过了!”
少掌柜听了这话,差点笑出声来:这汉子衣着如此平常,并且左看右看,就是不买一斤茶叶,哪里是什么大主顾?但转念一想:上回购茶之事,说明老伙计确实有些眼力,这回,我不如以礼相待这位汉子,看他是不是真的如老伙计所言,是位大主顾?
心里头这么一想,少掌柜便在脸上挤出了几丝笑容,走上前去,详细地为那位汉子,介绍起铺中的各种茶叶来。
工夫不大,少掌柜介绍完了铺中的茶叶,他清了清嗓子,正想问那汉子想买何种茶叶?却见那汉子一言不发,抬起脚,走出了茶叶铺。
白白殷勤了一回,却没卖出一斤茶叶,少掌柜不禁有些恼火。老伙计却道:“那汉子一定是货比三家去了——他绝对是位大主顾!”少掌柜不信,于是让一位年轻的伙计悄悄跟在那汉子的身后,看他到底去了哪里。
傍晚时分,那位年轻的伙计回到了铺中,向少掌柜禀报说,那汉子花了一下午时间,逛遍了县城里所有的茶叶铺,却没有购买一斤茶叶,刚才,住进了“好再来”客栈。
听完禀报,少掌柜不禁责怪起了老伙计,说他看走了眼。老伙计却道:“那汉子已经货比了全县城的茶叶铺,现在,他肯定还未决定在哪家茶叶铺中购买茶叶,少掌柜,您何不携带些酒菜,去‘好再来’客栈,拜访那位汉子,也许他一高兴,就决定在您的茶叶铺中购买茶叶了呢!”
少掌柜哪里肯去?老伙计在一旁不停地劝说。半炷香的工夫过后,少掌柜终于点了一下头:“也罢,我去拜访一下那位汉子,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大主顾!”
少掌柜携带着酒菜,赶到了“好再来”客栈,与那汉子喝起酒来。酒至酣处,那汉子把桌子一拍,冲少掌柜道:“既然你如此以礼相待,我决定,就在你的茶叶铺中购买茶叶!”
第二天上午,那汉子来到茶叶铺,从少掌柜的手中,购买了整整两千斤茶叶。大赚了一笔银子的少掌柜,直到此时,才从那位汉子的口中得知,他是庐州的一位客商,之所以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长衫,是因为他出门在外,不想露富。
送走那位汉子,少掌柜不由得大为感叹:父亲所言不假,老伙计确实很有眼力!感叹之余,他问老伙计:“你是如何看出那位汉子,是位大主顾的?”
三个月后的一天上午,少掌柜正在铺中忙碌,忽然听见街上响起了一片嘈杂声,他走出铺子一看,只见街上躺着一位衣裳破旧的汉子,双眼紧闭、一声不吭,显然已经晕了过去,而围观之人议论纷纷。这时,老伙计挤进人群,对少掌柜道:“少掌柜,您救救此人吧!”
少掌柜暗暗掂量起来:老伙计很有眼力,也许,他看出那汉子是位一时落难的富贵之人,因此让我出手相救——若是救了富贵之人,日后,对我的生意肯定大有好处。
想到这,少掌柜便与老伙计一道,将那汉子抬入了茶叶铺中,并请来郎中为他医治。当天,那汉子便醒了过来。
调养了几日后,那汉子病愈了,少掌柜设宴款待。席间,那汉子对少掌柜的救命之恩感谢不尽,少掌柜则一个劲地问那汉子,家中的境况如何?
那汉子说,他是外地的一位小商贩,此次来到泾县,是想购买一些山货,不想病倒在街头,多亏少掌柜出手相救。少掌柜听了,不禁一阵失望。
第二天,那汉子告辞走了。少掌柜不禁责怪起了老伙计:“那汉子算是白救了——你既然有那么好的眼力,这回怎么会看走眼?”
老伙计却道:“少掌柜,咱们是生意人,当然得有好眼力,否则,哪里能够赚到银钱?但咱们为人处世要心怀仁义,不能只为钱,否则,如何在这人世间立足?这回,我请您救人,并不是因为我看出您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,而是因为那汉子确实需要有人出手相救。不过,此事倒也确实能给您带来好处,因为,您刚当上掌柜不久,非常需要一个好的名声,而此事一传开,必定能为您赢得一个好名声,进而为您引来许多的主顾。当年,老掌柜之所以能将生意做得那么好,就是因为他常常帮助别人,而别人也因此常常帮助他。”
听了老伙计的一番话,少掌柜似有所悟,久久不语。
事情果真让老伙计给说中了。时隔不久,少掌柜发现,上他的茶叶铺里,购买茶叶的街坊邻居越来越多,而许多的客商也慕名而来。从此,少掌柜不但不再傲气十足,不再无比功利,并且还真正心怀仁义,把行善当成了份内之事,而他对老伙计则越来越敬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