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望
老杜是位爱国主义大诗人,目睹叛军蹂躏山河破碎之惨象,他的这种忧愤表现得尤为激切。在本来欣悦的春日里,看到鲜花绽放,非但不觉养眼来神,反而辛酸落泪;听见鸟儿欢啼,也不感到悦耳亢奋,却更为愁恨交加("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")。正是感时伤事、忧恨离散("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")之情怀,才使这首字字血泪凝成的《春望》,成了被人称为的"第一等好诗".并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2004年"汉诗国民投票"中名夺第一(杜牧的《江南春》第二)。
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)末,安史叛军攻城掠地,陷洛阳破潼关直逼长安,吓得玄宗携贵妃仓皇奔蜀。次年,他的儿子李亨于灵武即位,是为肃宗。"一饭不忘君"的老杜得此消息,便急急投奔而去,不幸途中被叛军俘获,解送长安。由于老杜官阶太低,不被关押,得以行动不受管束而登高春望,才给中国诗坛留下这首震烁古今的杰作。否则,若老杜够格入监,就不会有此不幸之幸了。
古代人等级森严,连俘虏也不马虎。其实,不只活着的讲究等级,就是死去的也如此。初唐的凌烟阁,就是唐太宗特为跟他打天下的24位功臣筑的,长孙无忌、程咬金等的遗像就供奉在那里。后来镇压安史叛军的张巡,写出天下第二行书《祭侄文稿》的颜鲁公,也依规给予牌位。不达相当级别的人,想进连门也没有。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,沙皇时代下葬的都是王公贵胄;到苏联时期,也必须是高官政要、著名作家艺术家。
近1300年前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家亡,老杜以一首《春望》载入诗史。时至21世纪二十年代之春,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,给人类造成的祸害,差可堪比任何一场战乱,尤其在欧美日。不知接下来日本一年一度的"汉诗国民投票",又会选中哪首唐诗?如能扭转形势,今年的"汉诗"投票很可能会选中老杜他爷爷杜审言那首《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》:"……云霞出海曙,梅柳渡江春……"
- 上一篇:论好好爱人
- 下一篇:减掉110斤体重的感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