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废的驿道上,野草掩埋了行人的足迹
在群山的褶皱之间,蜿蜒着一条早已被遗忘的驿道。它曾经石板铺就,坚实而平整,如今却破碎不堪,被雨水冲刷出沟壑,被岁月磨损得斑驳不已。最引人注目的,并不是这些石板,而是那一丛丛恣意生长的野草,它们从缝隙中钻出,层层叠叠,直至完全覆盖了人曾走过的印迹。
这条驿道,曾经是车马喧嚣之地。商贩的吆喝声,马蹄的急促声,轿夫的喘息声,混合着一路的尘土与汗水,汇成了一幅热闹的行旅图。它曾连接城镇与乡野,承载消息与希望,也见证别离与重逢。无数的人从这里经过,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,把这条驿道踩得坚硬而有温度。
可如今,那些脚步声早已散去。驿道沉睡在无人问津的山谷间,像一段被遗忘的章节,只有风偶尔掠过,吹动草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它的寂寞。野草成了新的主宰者,蓬勃的生命力将驿道淹没,使它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形状。那些曾经奔波不息的人事,似乎也被一并掩埋,化作土壤的一部分。
然而,当我走近这条驿道,心中却涌起一种奇特的感动。野草的覆盖,并不只是遗忘,也是一种守护。它们以最温柔的方式,将岁月的伤口抚平,让石板免于更快的崩坏。驿道在草丛下依旧存在,只是换了一种模样,静静延伸在岁月的深处。
我常常想象,当年有多少人曾在这条驿道上踟蹰。或许有年轻的书生,背着书卷,心怀青云之志,脚步匆匆;或许有久别重逢的亲人,边走边诉说思念的片语;也可能有流浪的艺人,背着琵琶,唱一曲短暂的相逢与离散。无论是谁,他们的足迹一旦落在这条路上,便与驿道结下了缘。如今,他们的身影早已无处寻觅,但驿道还记得,只是将记忆交给了野草,交给了风。
野草的存在,象征着生命的轮回。它们不问来处,也不问归期,只知顺着季节的指令,在荒废之地生长、繁衍。它们将驿道的荒凉装点成另一种繁盛,告诉人们:即便人迹不再,生命也会继续在这里书写。那是一种超越人世繁华的顽强,一种沉默却深刻的诗意。
当夕阳斜照,余晖洒落在草丛间,光影与石板交错出一幅金色的画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荒废并不意味着消亡。驿道虽然不再通往远方,却在静默中延伸向时间的深处。它不再承载行人的脚步,却承载了整个岁月的重量。
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?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段“驿道”般的经历:曾经熙熙攘攘,充满喧嚣与奔忙,但最终,总会走向静默,被新的生命所覆盖。我们的足迹可能会被遗忘,但我们曾经走过的意义,却早已深埋在时间的土地里,成为永恒的一部分。
夜幕降临,山风渐凉,野草在风中摇曳,像是无数无言的手,轻轻挥动着,向过往的旅人告别,也向未来的行人招手。或许有一天,会有人再次踏上这条驿道,拨开草叶,看见斑驳的石板,感受到那被岁月掩埋的脉动。到那时,荒废与等待之间的距离,便会被重新点亮。
荒废的驿道,不只是路,它是一段岁月的记忆,一种生命的隐喻。野草掩埋了足迹,却无法掩埋故事;掩埋了热闹,却孕育出新的生机。在它的静默里,我看见了时间的慈悲,也听见了生命最深处的回声。
- 上一篇:旧渔船搁浅在滩涂,等待着下一次潮汐
- 下一篇:雨后的青石板,光亮如镜映出匆匆步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