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旧毛衣的温暖
冬天的风一吹,旧毛衣就从柜子深处被翻了出来。那是一件浅灰色的毛衣,线头已经有些松散,袖口磨得发白,甚至还起了几处小小的毛球。它并不时髦,也称不上精致,可我一把握在手心里,就像握住了某种沉甸甸的温度。
这件毛衣,是母亲多年前亲手织的。那时的冬天,比现在冷得多,母亲坐在昏黄的灯下,手里一针一针地走着线,毛线在她指间滑过,发出轻轻的沙沙声。我还记得,她会一边织,一边看着我做作业,偶尔停下手问一句:“冷不冷?作业写完了吗?”我那时总嫌毛衣厚,穿在身上有些笨重,可母亲坚持要织得密密实实,说这样才能挡风。
穿上这件毛衣,总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味道——是毛线本身的暖香,夹杂着洗衣粉的清新,还有一点点阳光的气息。母亲喜欢把洗净的衣服晾在院子里,让冬日的阳光慢慢烘干,那种温热带着干燥的清爽,渗进了毛线的每一根纤维里。即使多年过去,这味道仍旧在不经意间唤起记忆,让人心里泛起柔软的涟漪。
旧毛衣的温暖,不只是抵御寒冷的那层织物,更是它背后藏着的时光与牵挂。它曾陪我走过许多寒风凛冽的日子——上学路上的清晨,站在公交站台等车的黄昏,还有北风呼啸的深夜。我在它的包裹里缩起肩膀,心里却有一种踏实感,仿佛母亲就在身边,用她那双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背。
后来我也穿过许多新的衣服,它们轻便、保暖、好看,却很少有一件能带来那种由内而外的安心。旧毛衣不挑场合,不计得失,它的温暖是一种沉默的守候——不炫耀,不招摇,只在你需要时,默默伸出怀抱。
今年冬天又冷得早,我把旧毛衣套在身上,镜子里的自己仿佛回到了那些雪花飘落的日子。毛衣的针脚依旧紧密,仿佛那些岁月和故事从未远去。它不只是抵御风霜的衣物,更是一封织在身上的家书,一份长久的守护。
我想,等哪天它再旧一些,甚至不能再穿了,我也不会舍得丢掉。它会被收在一个干净的盒子里,像收藏一段冬日的阳光,一段关于爱与温暖的记忆——在我需要的时候,轻轻翻出来,闻一闻那熟悉的味道,心里就会被暖意填满。
一件旧毛衣的温暖,大概就是这样:不耀眼,却足够抵御最冷的风;不奢华,却在时光里长久地守着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