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炊烟起
2025-08-06
腊月的风,还未凛冽至骨,却已吹出了年味。
清晨推窗,远山静默,天光尚浅,村头巷尾却已升起了缕缕炊烟。它不急不缓,从砖瓦间探出身来,在空中一圈圈旋起,仿佛一笔笔淡墨,写在冬日清冷的宣纸上。每一缕烟气里,藏...
腊月的风,还未凛冽至骨,却已吹出了年味。
清晨推窗,远山静默,天光尚浅,村头巷尾却已升起了缕缕炊烟。它不急不缓,从砖瓦间探出身来,在空中一圈圈旋起,仿佛一笔笔淡墨,写在冬日清冷的宣纸上。每一缕烟气里,藏着人间烟火的细腻温柔,也藏着时光深处的记忆回声。
炊烟,是腊月最早归来的年客。
小时候,一到腊月,家家户户的灶火便热闹起来。蒸糕、炸丸子、熬糖稀、做米酒……母亲总系着旧围裙,炉膛前一站便是半日,脸颊熏得通红,眼里却全是满足。父亲则忙着劈柴、抬水,合着灶堂里咕嘟作响的汤锅,外头的炊烟升得更旺了些。
那时的冬天冷得彻骨,早晨要捧着铜壶取暖,夜里睡的是铺了棉被的炕,但屋檐下那袅袅的炊烟,总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暖了。炊烟里,有腊肉的咸香,有豆腐的清香,有萝卜煮汤的淡香,还有母亲那句“快来吃饭”,轻轻传过风雪,落进耳中,暖进心里。
炊烟是日子里最朴素的诗,也是年岁里最真切的盼望。到了腊月,它便不再只是每日三餐的信号,它是乡愁的起点,是回家的方向。无论身在何处,看到炊烟起,就仿佛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,看到灶台边孩童蹦跳,看到饭桌上的热气腾腾和笑语盈盈。
城里虽早已不见柴火灶,楼宇林立间难觅炊烟,可人心深处,那一缕腊月的烟火气,依旧袅袅升腾。它藏在街角的糖炒栗子香里,藏在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中,也藏在电话那头父母说的那句:“啥时候回家?”
腊月的炊烟,是一封无字的家书,从柴火中寄出,从记忆里抵达。
它不言语,却能唤醒千家万户的团圆梦;
它不张扬,却燃得最久最温暖。
炊烟一起,年就近了。
它如同一位温厚的老人,默默地站在村口,望着归家的路口,一日又一日。
而我们,也终将穿过风雪,踏上归途。
只因那缕炊烟,始终在等,始终在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