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猫散文网

除夕守岁灯

2025-08-06
夜,悄然落下帷幕,天地间渐渐沉入一片祥和的黑,唯有万家灯火,在除夕之夜灿然不灭。...

夜,悄然落下帷幕,天地间渐渐沉入一片祥和的黑,唯有万家灯火,在除夕之夜灿然不灭。

守岁,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仪式,而守岁的灯,则是这仪式中最温柔的一道光。它不是高悬街头的霓虹,不是烟火绽放时的瞬间辉煌,而是那盏安放在窗台、饭桌、门前的小灯,默默燃亮着一家人的团聚与祈盼。

小时候,守岁的意义在于“可以熬夜”,大人不催,孩子尽情。可那时的灯,却是我心中最动人的记忆。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,被风轻轻吹动,晃出圆润的影子,似在轻声细语;堂屋正中那盏旧灯,灯罩已微泛黄,却仍将光撒得温暖如春。桌上的蜡烛,一跳一跳,仿佛在回应欢声笑语;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,照得夜色也仿佛在微笑。

那年年除夕的灯火,不只照亮屋子,更照亮了心。

那是一盏不舍的灯,舍不得夜深人静,舍不得一年将尽。它静静燃着,像是想陪人们把过往的辛劳与喜悦,都慢慢温一遍;它也是一盏祈愿的灯,光亮不灭,是在期许来年如意平安。

年年守岁,灯年年都亮着,但年少的我不曾留意过,大人们为何总在午夜之前将灯光重新调亮、为何饭后总有人默默在院中添柴烧火。后来才明白,那不是简单的照明,而是一种传承,一种不肯熄灭的情感火种。

长大后在城市里过年,守岁的灯变成了阳台上的几串LED彩灯,厨房橱柜下投下柔光,客厅电视屏幕闪烁着跨年晚会的光影。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那一份在黑夜中守着希望、点亮团圆的心意,却从未改变。

那灯,是母亲一直点着不关的厨房灯,哪怕夜已深,依旧在等远方的子女归来;

那灯,是父亲凌晨时分点燃的香烛,在祖先灵前默默低语,诉尽心中挂念与尊敬;

那灯,是爱人轻声说“晚安”时,留在床头的一点微光,只为你夜里醒来时不至于迷失方向;

那灯,是孩子睡前在窗前贴上的小兔子灯,盼望来年依旧欢笑如昨。

人间除夕,万家灯火;心中守岁,一盏不熄。

有灯的地方,便有人守,有人等;

有灯的夜,便不孤单,不寒凉。

这一夜,我们守的,不只是旧岁,更是彼此——

是那一个个在光中不语却深情的身影,

是那一束束照亮黑夜的温柔,

是那一颗颗将团圆与希望,默默系于光下的中国心。

愿灯常在,愿年年有今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