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年不语春已深
季节的脚步,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前行。昨日还在枝头含苞的桃花,今日已在风中零落成泥。微风吹过檐角,绿叶间传来布谷鸟声,我才猛然惊觉,春,已深。
阳光正暖,春水微澜,草木纷纷吐翠,江南的三月仿佛一幅被层层晕染的画卷,不动声色,却令人沉醉。可即便如此明媚,却依然挡不住“流年不语”的静默——岁月从不急躁,也从不言语,只在时光的褶皱中悄然书写一场盛大的盛放与凋零。
年岁渐长,才愈发懂得“流年”二字的分量。那是记忆中挥手不及的离散,是老照片里泛黄的笑容,是一封封未寄出的信,一句句说出口已无声的思念。它不疾不徐,却又从未停歇。你我皆是它的旅人,被温柔推搡着走过春夏,踏进秋冬。
春深时节,最易触动人的,总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温柔:清晨檐下的一滴露珠,午后阳光穿过树影洒在手背的温度,傍晚街头传来的老旧唱片声。这些琐碎的细节,总能不动声色地提醒你——你正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活着。
可你真的有在好好活着吗?还是,被日常的琐碎吞没,被快节奏的生活推着走,在忙碌和奔波中一日又一日,把春光辜负?
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多,以为来年还有春天。但春天从不会停留等候,花开是它的本分,花落亦是。我们也一样,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,错过一些风景,遇见一些人,然后,再在时间的深流中默默前行。
“春已深”并不是终结,而是开始。是成长的开始,是懂得的开始,是重新和自己对话的开始。
小时候的春天,是奔跑在油菜花田间的自由;是撑一把纸伞,踩着水洼去上学的喜悦;是摘下一枝嫩柳,把它编成小环戴在手腕的稚气。那时的春天,是具体而可感的。
而现在的春天,似乎多了一层隔膜。我们穿着整齐的西装走过花开的街角,却无暇驻足;我们在电脑前敲打着代码或文案,却忘了窗外正是人间最美的三月天。年少时以为春天无处不在,如今才知,要看一场完整的花开花落,是多么奢侈。
但即便春深,我们依然可以学会慢下来。
在一个不加班的黄昏,放下手机,走去小区后巷的梧桐树下坐坐;在一个睡前的夜晚,关掉电脑和灯,听一段舒缓的钢琴曲,让窗外的风静静流入心田;在一个周末的午后,去市场买一束当季的花,插进玻璃瓶里,看它在阳光中盛开。
我们无法阻止时间前行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与它相处。
愿你在流年深处,也能拥有一颗柔软的心,不疾不徐,不慌不忙,看云起,看花落,看清风拂面,听时光走过的声音。
流年不语,春已深。愿我们在每一个被光照亮的日子里,不负当下,不负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