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径里逢迎
春风乍起,杨柳拂堤,万物方才从冬的沉默里醒来,枝条上那一抹嫩绿,像是季节写下的第一行诗。田野间,桑树的枝头已抽出柔嫩的新芽,细碎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泽,仿佛大地悄悄铺陈的一片绿意。
在这样的季节,村落里最热闹的,莫过于桑园旁的小径。晨光里,背着竹筐的少女,三三两两结伴而行,她们的衣袖轻拂过野花,衣角带着晨露的清香。小径蜿蜒,通向桑林深处,林中阳光斑驳,鸟鸣啁啾,仿佛连空气里都浸润着清甜的气息。
“采桑径里逢迎”,不仅是一个古老的画面,更是一种生动的生活节奏。在桑树的绿影下,少女们边采摘边低声说笑,手指轻轻拈起叶片,投进竹筐的沙沙声,仿佛是春天的鼓点。偶尔,有谁轻唱起一段民谣,那悠扬的调子在林间飘荡,惊起枝头的黄鹂,也为她们的笑声伴奏。
逢迎,不只是偶然的相遇,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。在这样的路径上,总会遇见熟悉的面孔,或是同村的伙伴,或是从别处来帮忙的人。目光一对,笑意便绽放在脸上,仿佛花开一般自然。问一句:“今早采得多否?”答一句:“叶子嫩,正是好时节。”简简单单的言语,却带着生活最温润的温度。
小时候,我常跟随长辈去桑园,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过。那时的我,最贪恋的是路边盛开的野花和飞舞的蝴蝶,总在不经意间掉队。回过神来,耳边是大人们的笑声,是竹筐轻轻碰撞的声响,是风拂过桑叶的沙沙声,一切都那么从容,那么纯净。
如今,桑园渐渐少了,采桑的人影也稀疏了。那些曾经热闹的小径,如今被杂草覆盖,只有风仍在路口吹过,仿佛在轻声诉说往昔的故事。而那些故事,早已融进岁月,化作记忆里最柔软的一隅。
“采桑径里逢迎”,不仅是一段农事的劳作,更是一种人与自然、人与人之间的亲近。它让人懂得,生活的美,并不在遥远的繁华,而在这一条窄窄的小路上,在一声笑语、一缕春风、一片桑叶中悄然生长。
当阳光再一次照进桑林,当小径再一次响起轻轻的脚步声,愿那久违的笑意,能在春风里重新绽放,愿人们仍能在采桑的小径上,逢迎春天,逢迎生活的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