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茶
这天,正当邹老板准备为李光地摆宴饯行时,茶行里的伙计急匆匆地跑来说:“掌柜的,不好了,耿老板今儿叫人把大井给围了起来,说大井是他家的,以后不准大伙在井里打水了。”
说起这大井,还是跟斗茶有关系。这大井的水清洌甘甜,水质极好,每年斗茶之时,镇上的人都争相取大井之水泡茶。
大井原本是属于邹家的,只是当年耿家要开茶行,邹家才把大井所在的那块地卖给了耿家,条件之一,就是这大井必须让镇上人共用。这次耿老板撕破脸抢夺大井,无非是想独霸大井之水,好在斗茶之时,占得一成优势。
邹老板来到大井边,跟耿老板理论。可耿老板拿着地契,强词夺理地说:“这上边白纸黑字,明明写着这地方是我耿家的,大井在这块地上,当然也是我耿家的。”
正当两人争得不可开交之时,镇上一位老秀才打圆场地劝道:“两位兄弟,和为贵!你们这样争,谁都落不下好。我倒是有个好办法,不知道你俩同不同意?”
“什么办法?你说出来听听!”
老秀才指着大井,说:“这‘大井’之名太俗,今天大家伙都在场,你们谁要是能给这井起个好名字,这井就属于谁。当然井名不能随便起,须在‘大井’二字范围内构思,添减笔画不得超过两笔,时间以一炷香为限。你们觉得怎么样?”
听到这个办法,大伙儿齐声叫好。可大家哪里知道,今天这出戏就是耿老板一手策划的,这老秀才早被耿老板给买通了。
老秀才让人搬来两张桌子,笔墨纸砚伺候,桌上各放了一张写着“大井”二字的白纸,点上一炷香,郑重地宣布比赛开始。
香点燃没多久,耿老板就走到桌前,抓起笔,歪歪扭扭地写下“太乙井”三个字,眉飞色舞地说:“我们武夷山乃道家圣地,而道家最尊太乙真人,那我就叫这井为太乙井吧!”
大伙儿都惊住了,禁不住为邹老板捏把冷汗。
邹老板苦思冥想了半天,仍然没有半点眉目,眼看着香要燃到尽头,心里又急又乱。这时,他在人群中看到了李光地,两人目光相对,李光地突然抬头望向天空,紧接着又用手在胸前画了一横。
邹老板灵机一动,稳持大笔,饱蘸酣墨,在纸上加了两笔。大伙儿惊呼起来:“天一井,雅而不俗!”
放下毛笔,邹老板解释说:“我们茶行最忌火患,我取‘天一井’之名,正应了《易经》中‘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’的理念,因此‘天一井’具有‘水克火’之意。此外,这天一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:天下一家。我也希望这口井属于天下人共有。”
经此变故,邹老板心灰意冷,他背着侯老三,悄悄地离开了下梅,从此归隐山林。
这天傍晚,邹老板来到了九龙窠后山崖底的水潭,准备停下来歇歇脚。他不经意地看到,在崖壁的半腰,有一团通红似火的东西,仔细瞧了半天,才发现那是一丛茶树。只见这茶树长在石缝中,树冠沿着石壁在半空中展开,溪水从旁边泻下,与之相映成辉。在夕阳和水波的映照下,显得通红似火。
这让邹老板想起了一句话:“茶,上者生于烂石,中者生于砾壤,下者生于黄土。”他断定,这株生于悬崖峭壁上的茶树,绝对不同寻常。
可是,他再一看那陡峭的崖壁,发觉人根本没办法上去,只得望“茶”兴叹,怏怏地离开。
回到茅屋里,邹老板将此事告诉了侯老三。侯老三乐呵呵地说:“这有何难?人上不去,难道它也上不去?”说着用手指了指白面猴。
消失了很久的邹老板突然又回到了下梅,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。大伙纷纷上门拜见,哭诉耿老板的恶行。
耿老板当上茶王后,跟张县令狼狈为奸,又有靖南王撑腰,挤垮了下梅很多茶行,从中牟取暴利。再过几天又是斗茶大会了,大伙都希望邹老板能够夺回茶王,为他们主持公道。
从大伙口中,邹老板还得知:起兵叛乱的靖南王,已经战败投降,与之有染的张县令受牵连,也被革职查办,这让他略感欣慰。
邹老板听完大伙一番哭诉,淡然一笑,说:“我回来不是为了参加什么斗茶大会的,只是想给侯老伯看病。”
侯老三哈哈一笑,说:“我根本就没病,我骗你回下梅,就是希望你来参加斗茶大会。”可任凭大家好说歹说,邹老板就是不肯答应。
此事未平,一事又起。眼看就要到清明了,邹老板所住的客栈,突然着了火。邹老板当时并没有在房中,幸免于难,可怜的侯老三却葬身火海,白面猴也消失了。
第二天早上,邹老板在灰烬中找到侯老伯的尸体,在他老人家身子下边,还压着从九龙窠带来的茶叶和茶壶,茶叶早已被大火给烧焦了,只有那把紫砂壶还完好无损。看到这些,邹老板痛哭流涕,他明白,侯老伯临死之时,还想着替他保护茶叶和茶壶,就是希望他能够夺回茶王。
安葬了侯老伯,邹老板拿起那把紫砂壶,木然地把玩起来,这壶就是当年耿老板还给侯老三的那把。
谁知邹老板无意地揭开壶盖,却意外地发现,壶的内壁上贴了厚厚一层茶锈,他猛然想到:这茶锈是他这些年喝岩茶形成的,那么,这茶锈会不会有岩茶的味道?
想到这里,邹老板马上给空壶里添上水。他惊喜地发现,杯里的水色竟然跟茶水一样,小啜一口,味道简直跟岩茶没两样。这个发现着实让邹老板欣喜,虽然没了茶叶,但有了这把紫砂壶,他照样可以参加斗茶大会。
转眼斗茶大会就到了,这天,耿老板带着铁罗汉的茶叶,提着天一井的好水,捧着供春壶,意气风发地来到斗茶会场,一进场,就看到了被众人包围的邹老板。他轻蔑地瞥了一眼,暗暗得意:老子今天就让你输得心服口服!
这时,突然有一大队官兵过来,为首的喊道:“钦差大臣—李大人到!”
李大人?邹老板一听,循声望去,发现眼前这位钦差大臣十分眼熟,定睛一看,这李大人正是故人李光地,他不由得一阵激动。
随着李大人的一声令下,斗茶大会开始了。各家茶行逐个把已经沏好的茶倒给台上的钦差大臣和各地客商,让他们一一品尝。
轮到耿老板上场,他亲自捧着供春壶,先机灵地给李大人倒了一杯。李大人品了之后,随口就问:“这茶不会就是下梅有名的‘铁罗汉’吧?”
耿老板忙奉承说:“李大人真是见多识广,小人这茶,正是铁罗汉。”
没想到,李大人眉头一皱,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他。耿老板一看不妙,赶紧灰溜溜地端着茶壶走开了。
为了避嫌,邹老板并没有上台,而是让别人端着自己的茶壶,替自己上了场。
这茶一上场,便是赞声如潮。李大人惊问:“这茶叫什么名字?”端茶之人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回答。
邹老板只得上台解围,想起第一次见到这岩茶的样子,他应声答道:“回禀大人,此茶名叫‘大红袍’。”李大人发现是邹老板,一脸惊喜。
品茶完毕,优劣已分,李大人和客商们交换意见后,郑重地宣布:“今年的茶王是邹满春!”
听到这个结果,耿老板气急败坏,准备离开会场。就在这时,那只消失了几天的白面猴却蹿到他跟前,抓着他的衣服就是不让走。
这可把耿老板吓得面如死灰,因为,前两天那把火就是他放的。那晚,这猴子亲眼看着耿老板放火烧死了主人。此时,任凭耿老板拳打脚踢,白面猴就是死死地抓住他不放手。
邹老板明白过来了,气愤地说:“原来客栈那把火是你放的,你好歹毒啊!”李大人赶忙问怎么回事。
于是,邹老板将耿老板霸占天一井,骗取供春壶,又杀人放火等恶行悉数说了一遍。李大人听完,立刻叫人将耿老板抓了起来,准备严加审问。
斗茶结束后,李大人向邹老板讨要大红袍,邹老板只得以实相告,说出了自己拿空壶参加斗茶大会的秘密。
李大人听了,不解地问:“耿老板斗茶时,用的可是铁罗汉的茶叶,天一井的好水,还有供春壶这样的宝物,可为何比不过你这把空壶?”
邹老板想了想,坦然地说:“耿老板根本不是败在茶上,而是败在水和壶上了。其一,井水只有越用才能越活,越吃才能越好,他独霸了天一井,日积月累,这等于让井水变成了死水,而用死水泡茶有损茶香;其二,茶壶是需要养的,只有经常泡茶养它,才是件宝贝。而耿老板虽骗得了供春壶,平日都把壶藏起来不敢用,长此以往,这就让宝壶变得连普通茶壶都不如。而我这把空壶,虽说普通至极,可是我这几年每天都用它泡茶,壶内堆积了厚厚的茶锈,即使现在没了茶叶,它照样可以泡出好茶来,因此才变得这么神奇!”
听完这一番话,李大人不由得感叹道:“看来他耿友德真是败在德上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