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猫散文网

人算不如天算

2023-05-30
俗话说“隔墙有耳”,谁都没有想到蓝老板和那僧人密谈的地方,正是陈员外的客房。外面和尚念经,声音传来,多少有点打扰,但人家在做佛事,又不好多说,于是陈员外早早熄了灯,上床睡了,但没睡着,这一番...

俗话说“隔墙有耳”,谁都没有想到蓝老板和那僧人密谈的地方,正是陈员外的客房。外面和尚念经,声音传来,多少有点打扰,但人家在做佛事,又不好多说,于是陈员外早早熄了灯,上床睡了,但没睡着,这一番执莲童子转世的“天机”,被陈员外听了一耳朵!

第二天中午,陈员外便偷偷请来阿丁,备下好酒好菜,一番觥筹交错之后,陈员外说了执莲童子转世的事情,要阿丁帮忙。

阿丁一听,禁不住打了一个“咯噔”:事情再巧不过了,陈员外正在找地方安置父亲的骨灰,而蓝老板父亲的骨灰至今保存在蓝家祠堂里,近日准备下葬,自己又是蓝老板的心腹,他一定会把下葬水莲洞这事托付给自己,只要使个掉包计,将陈员外父亲的骨灰下葬到水莲洞里,水生莲,莲生子,执莲童子不是转世到陈家了吗?

可是,蓝老板待我毕竟不薄啊,我十几岁死了爹娘,要饭要到好客客栈,是蓝老板收留了我,我哪能忘恩负义、以怨报德?这念头一起,阿丁猛然又想到自己前几天对陈员外说的话—“有用得到我的时候尽管吩咐”,话都这么说了,如何推脱?阿丁左右为难、难以决断,陈员外察言观色,见阿丁犹豫不决,便从枕边拿出一个用红布裹着的小包,轻轻放到阿丁跟前,说:“你年纪不小了,这是一百两银子,你拿去买房娶妻,剩下的当本钱做个买卖。”

一晃一年过去,这天,“好客客栈”人来人往,喜气洋洋,少爷蓝田今天周岁大庆,按照习俗,这次该“抓周”了,真是奇了怪啦,那个蓝田,竟然还是抓了那枝毛笔,那玩意儿,一般孩子谁会喜欢?宾客们自然还是说了一箩筐的恭维话,蓝老板喜不自禁,大摆宴席,答谢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。

快开宴的时候,一辆竹篷马车从远方徐徐而来,在“好客客栈”门口戛然而止,驾马车的伙计跳下车来,挑开敞篷的布帘,恭敬地说:“客栈到了,请夫人们下车。”说着,他伸出胳膊,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扶下两位二十多岁的少妇。

蓝老板正在门口恭候那些前来贺喜的客人,他在一旁看见了这两个少妇,眼睛都直了:一个短衫长裙,身材窈窕,好像嫦娥出宫;一个穿红披绿,柳眉杏眼,仿佛七仙下凡。她俩轻移莲步,姗姗而来,走到蓝老板面前,道了个万福,问道:“看来今天是客栈大喜之日?”

蓝老板笑容可掬,连忙说:“今天是犬子周岁,特摆下几桌酒席,凡是今天来住店的客人,一律免费入席,哈哈……”说着,他把两位少妇请进厅堂,邀请入席。驾马车的伙计找到账房先生,为两位少妇办好借宿事宜,就匆匆离去了。

前来“好客客栈”贺喜的女眷不少,两位少妇入席后,很快和一桌上的女客熟悉了,两人告诉大家:她们是苏州的刺绣妹子,一个叫大巧,一个叫小巧,听说山东的剪纸漂亮,就前来学艺,准备把剪纸手艺带回苏州,开一家剪纸店。她们已经在附近几个县城跟随一些民间艺人学了几个月,学会了七八分,听说五莲山景色秀美,她俩就来到这里,准备一边练习技艺,一边看看山水。

两位少妇的来意,蓝老板很快知道了,他垂涎她俩的美色,平日里就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讨好她们,慢慢的,客栈老板和两个女客之间熟悉了起来,她们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,白天出去游山玩水,晚上回来研习剪纸。

有一天晚上,蓝老板走到小巧房间门口,只听到里面有一阵阵水声。房门虚掩着,蓝老板从门缝里一瞧,看见小巧在洗澡,门缝很窄,看不清楚。蓝老板像被钉子钉住了一般挪不动腿,他恨不得把门再推开一点,好看个明白,他正想把脸往门缝上靠,忽然,屋里响起了小巧的声音:“当心门板夹了眼睛!”

蓝老板惊得一下扑在门板上,门被撞开,身体向前冲去,跌跌撞撞,竟滚到了地上,小巧撒着娇说道:“有贼心没贼胆的东西,偷看人家女人洗澡,算什么男人!”一句话把蓝老板挑逗得如百爪挠心,他扑进屋里,一下压在小巧身上,小巧顺势吹灭了屋里的蜡烛……

从这以后,隔三岔五的,蓝老板就到小巧房里幽会。

这天,五莲山庙会开始了,大巧、小巧赶庙会,走到半路,大巧一下崴了脚,走不了路,只好叫了马车独自回店。这个时候正好大家都去赶庙会了,店里人少,蓝老板就像猫儿闻着了腥,一下闪进了大巧房中,搂着大巧亲热起来……

就这样,蓝老板把大巧小巧一网打尽,他自以为享尽了艳福,谁想到这人世间的事还真难料,自古强中还有强中手,大巧和小巧这两个女人,她们此番来五莲山,既不是来学剪纸的,也不是来游山玩水的,而是受陈员外之命,别有所图……

蓝田一气之下回到老家,闭门不出。蓝老板看到儿子岁数已大,就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贤惠的媳妇,让他安心继承自己的家业。

蓝田不甘心这么默默无闻,当时,国家百废待兴,全国没有健全的法律,社会混乱无序,蓝田决心凭借自己的才华,用自己的心血,为国家制订一部法律。从此,蓝田一头钻进书房,谢绝亲朋好友的来访,闭门研习,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。春天过去是夏天,夏天过去是秋天,蓝田忘记了昼夜,忘记了四季。

这天,妻子到蓝田书房送饭,走到院子里,看见邻居家的枣树上结满大枣,红透树枝,一根树枝还伸过了墙头。她想起丈夫从春天钻进书房就没有出来过,不仅感慨万千,她顺手摘了一把大枣,放在蓝田书桌上:“你看看这都什么季节啦?”

按照蓝田的遗愿,妻子处理完后事后,便带着蓝田编制的书,风雨兼程,进京卖法。

那一天,妻子到了京城,她急急赶到皇宫前,把一部部大法摆在路边。妻子触景生情,想起丈夫为了编制这几部法律,呕心沥血,夜以继日,最后撒手西去,不禁声泪俱下,她一声声地叫卖着,如泣如诉。

路人闻声聚集而来,很多人前来围观,也有一些读书人,蹲下身来,翻看这些书,他们一边看,一边赞叹:“这些法,要是被国家利用,那该多好!”

蓝田的妻子进京卖法的事在京城引起了轰动,这消息不久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。

这天,蓝田的妻子被宣入朝,皇帝看了那一部部大法,龙颜大悦,对群臣说:“你们看看,治理国家,多么需要这样的法,你们整天拿着国家的俸禄,却赶不上一个落第文人能为朕解忧!”说完,他对宰相说:“这些法,朝廷全部买下,此女子以后的生活,朝廷全部给与照顾!”

皇帝说着,乐滋滋地打开第一部《赋税法》,细细一看,顿时大吃一惊,里面只有总的条目,没有具体律条,皇帝问道:“这法律怎么只有法没律?”

蓝田的妻子答道:“丈夫临终嘱咐,所有律条都陪葬了。”

皇帝沉吟道:“法律需要健全,只有法没有律条,怎么执行?”

这时,为了讨好皇帝,驸马陈西跪下启奏:“臣愿和此女一起去蓝田的家乡,掘开坟墓,找来律条。”

一听说要打开丈夫坟墓,蓝田妻子号啕大哭:“我宁愿吃糠咽菜,也不许你们惊扰地下的丈夫,这法我不卖了。”

蓝田的妻子这么一嚷,把驸马弄了一个措手不及,皇帝也无言以对,文武百官全都面面相觑。

看到眼前的尴尬局面,有一个人憋不住了,他就是陈西的哥哥陈东,他如今已官至殿前太尉。陈东出班奏道:“山村泼妇,金殿之上竟敢出尔反尔,欺君之罪,岂能饶恕!”

皇帝把头轻轻一摇,说:“看在蓝田制定法律有功的份上,赦此女无罪。”

陈东又奏道:“臣愿带领一班人马押解此女,和驸马一起去找来律条。”

这时的皇帝,急于想把蓝田制定的律条寻来,和“法”相配,成为完整的法律,于是立刻准奏,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,命殿前太尉陈东为钦差,陪同驸马前往山东五莲山。

陈东、陈西兄弟俩领了圣旨,辞别皇帝,带了数十人,押着蓝田的妻子,离了京城,取道山东,这一天,终于来到了五莲山脚下。

当地百姓听说皇帝钦派大臣来取蓝田编制的法律,围观的人群如潮涌一般。在陈东、陈西兄弟俩的指挥下,很快,坟墓挖开了,棺椁打开了,取出了所有的律条,连夜进京,进献皇上。

皇帝如获至宝,翻着所有律条,与每部大法一一对应,每部法律内容具体,解释详实,执行方便,皇帝开心呀,不住地夸奖:“多么实用的东西呀,你们看看,蓝田不仅把活人的一切写进了法律,还顾及到了死人的利益……”说着,他打开《丧葬法》,递给站在一边的宰相,“爱卿,给朕读读。”

宰相不敢怠慢,接过《丧葬法》,大声读起来,读了“总则”又读“第一条”,这第一条说的是—“黄泉路上无老少,人死后以入土为安。阴阳两隔,恩怨两清。世人有保证逝者安静的权利和义务。本国境内所有墓群、坟茔以及长眠地下所有逝者均适合本法……”

宰相读着读着,突然疙疙瘩瘩、吞吞吐吐,喉咙口像是被什么塞住了一样,皇帝正眯着眼,津津有味地听着,见宰相如此这般,便睁开眼问道:“怎么啦?”

宰相为难地说:“这个……那个……”

皇帝一拍龙案:“接着读!”

宰相硬着头皮读道:“掘人坟墓、开人棺椁者—死!”

当时,战乱刚刚平息,掘坟盗墓时常发生,皇家陵墓首当其冲,偶尔抓到一些盗墓贼,因为没有法律可依,最后只好释放。皇帝正为这事恼怒着呢,所以听到这里,他一拍龙案,大喝一声:“好!盗墓挖坟,发死人的财,杀!”

就在这个时候,陈东和陈西站不住了,浑身像筛糠一般,蓝田的坟墓,可是他们挖开的呀……

皇帝刚才一声断喝,也是心情所至,现在看到陈家两兄弟在一旁浑身颤抖,这才想到了麻烦所在,可皇帝金口玉言,当着这么一些大臣的面,哪能改得了口?犹豫再三,斟酌良久,最后还是一声令下,命侍卫把陈东、陈西推出殿外按律行刑。

就这样,陈东、陈西成为蓝田大法的第二个试法人,当然,第一个是蓝田的妻子,她因为摘了邻居的几颗大枣,被戒板脊杖了五下……

故事说到这儿,再接着开始的话题,读者也能慢慢地回味过来了。其实,所谓的“执莲童子”之说,不过是故事的一个由头罢了,陈员外挖空心思要借蓝家的所谓“风水”,心术不端,手段不正,到最后还是祸及子孙、后患无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