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俗语,讲讲故事
孔夫子有一个学生,写得一手好字,只是家里很穷。
有一年冬天,下着鹅毛大雪,孔夫子被一家财主邀请去家里喝酒,还说酒后要请他写几个字。孔夫子想,不如就带那个字写得好的学生去,让学生写字,更显得我这个先生了不起,有面子!
而得到先生邀请的学生却很为难,去吧,身上衣服太薄,冻得受不了;不去吧,先生的话不敢不听。妻子替他想了个办法,说:“你把我陪嫁的红棉袄、红裤子穿在里面,外面罩上你自己的蓝布衫,就看不出来了。”于是,丈夫就穿着妻子的红袄红裤和先生一起去了。
这户人家确实非常富有,办了一百桌酒,用的酒杯都镀着金。可是入席时,孔夫子和他学生这一桌少了一只金杯,同桌的几个为了表明自己清白,都捋起衣裳让主人搜身,这时,孔夫子的学生非常尴尬,他暗暗地踢了先生一脚。孔夫子是个聪明人,觉得大概是学生偷了金杯,抄出来岂不是太失面子,就立起身说:“算了,算了,何必为了一只金杯弄得大家扫兴呢,就算是我拿了吧。”说着,他摸出十两银子赔给了主人。
回来的路上,孔夫子责备学生,学生却说没有拿,孔夫子问:“那你踢我一脚做什么?”学生这才撩起衣衫,露出红袄红裤给先生看。孔夫子恍然大悟,连连跺脚:“我白扔了十两银子,还给自己买了个小贼的名声!”
过了几天,那财主派人送来一封信和十两银子,信里说金杯没有丢,是不小心掉在了雪里,天晴雪化,杯子露了出来。银子归还孔夫子,还称赞他气量大。孔夫子叹气说:“唉,死要面子活受罪啊,为了自己的面子,叫学生去写字,差点害师徒俩戴了小偷的帽子。”
阿达、阿莉两人都找媒人王阿姨诉苦,说相亲对象跟自己想的完全就是“悬空八只脚”,这次真是“托人托了皇伯伯”!
从前,有个手艺高超的王木匠,六十出头了,还没有家小。邻村一个叫张金的后生,想把王木匠的手艺学到手,就登门拜师,说愿意侍奉王木匠一辈子,做他的儿子,为他养老送终。
王木匠被张金的诚心打动,就答应了。张金很听话,又很勤快,王木匠很高兴,人们都说王木匠有眼力,有了这么个好徒弟和孝顺儿子。 一年过去了,张金能独立干活挣钱了,见王木匠也没有更大的能耐,就借口回家探亲,一去不复返。王木匠又伤心又气愤,心想,幸亏留了一手绝活没有传给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。
于是,王木匠就用绝活做了个木头人,让木头人帮自己拉锯刨木,做家务。
这事很快就传开了,无人不夸王木匠的鬼斧神工。张金得知后,急忙买了许多礼物来拜见师傅。他一进门,木头人就给他端茶倒水。张金跪在师傅面前认罪,乞求师傅原谅。王木匠二话不说,就命他照木头人的模样自己动手做一个。
张金暗喜,把木头人前后左右、上下四角的尺寸仔细量了又量,不放过丝毫细节。不多久,木头人做好了,跟王木匠做的一模一样,但就是不会动弹。
这时,王木匠开口说话了:“你量的尺寸虽然丝毫不差,各部分的榫头也严丝合缝,但就是没量心,没量心,木头人怎么会动弹?”他语义双关,既是检讨自己当初没有看出对方心术不正,也是责骂张金不安好心。
于是“没量心”便一传十、十传百,后人把“没量心”说成为“没良心”,专门用来批评没安好心、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