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猫散文网

乾隆十岁破奇案

2023-05-30
康熙走下箭楼来,朝这些人扫了一眼,说:“虎枪营带刀侍卫巡视路线不得轻易改变,所以不能接近宝物;催水的宫女时间有限,也不可能有空暇去偷鬼工球,只有你们七个最有嫌疑。是谁偷了宝物,若从实招来,尚能只受...

康熙走下箭楼来,朝这些人扫了一眼,说:“虎枪营带刀侍卫巡视路线不得轻易改变,所以不能接近宝物;催水的宫女时间有限,也不可能有空暇去偷鬼工球,只有你们七个最有嫌疑。是谁偷了宝物,若从实招来,尚能只受一刀,不涉他人;如若叫朕查出来,这可是欺君大罪,定要满门抄斩、株连九族!”康熙一边说一边紧盯着这些人的眼睛,想看出是哪个人作贼心虚,但他一扫之下,却是个个六神无主。尽管康熙睿智至极,此时也无法判断谁是作案者。

七个人中,有四个太监,三个宫女。除了一个太监有九品之职;一个宫女是新选的贵人,其余都是没有什么身份、地位的小太监和小宫女。康熙略一沉吟,说道:“将他们都关到城下,如果午时六刻之前有人承认偷宝,余者无罪;如果无人承认,一起就地处置。”

跪着的太监和宫女叩头如捣蒜,连呼冤枉,却见康熙皱着眉头挥一挥手,让侍卫把这些人拖了下去。

这时,一个小孩走上前来,回禀道:“皇爷爷,孙儿呈请调查此案。”

这孩子正是弘历,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,此时只有十岁。

康熙大为惊诧,他满腹狐疑地问:“弘历,你有什么办法找出盗贼?”

“皇爷爷,孙儿愿意一试。我只需获得在看城随便行走之权,便可在半个时辰内找出宝物来。”

“好大的口气啊!”康熙一听来了兴趣,禁不住笑了起来,“好,朕就下一道敕旨。在此看城之内,凡涉查找宝物之事,你皆可随意调遣人员。现在是午时一刻,你需在五刻之前,将宝物寻回来,如果到时不能找回来,那七个嫌犯,便要杀头祭场!”

“孙儿遵旨!”

弘历说的时间,按现在说来,也就是中午11点15分到12点15分,就这一个钟头之内。虽然丢了鬼工球,可赶上了一出限时寻宝的好戏,康熙的心情又好了起来,他要看看这个只有十岁的孩童是如何寻宝的。

只见弘历并未四处搜寻,只是拣了一处高地,四处望了一会儿,又换了个地方观察了一阵,似乎并未发现什么线索。于是,他站在原地低头想了半天,才慢慢踱着步子向前走去。

弘历走着走着,走到一门炮前,这是专放午炮的“制胜将军”炮。他看了看那长长的炮管,然后叫来了一名八旗兵,说了几句话。那士兵身手敏捷地爬到了炮管上,探出手向炮管内摸去,竟摸出一个檀木盒子来—那正是装鬼工球的盒子!这一时刻,楼上的康熙惊呼一声:“找到了!”

正在这时,只见另一名手持火绳的八旗兵已来到炮前,将午炮的火捻点燃,只听一声炮响,“轰隆隆—”声震四谷,回音久久不停。原来,这当儿正是放午炮的时候,若是再晚一点儿,那鬼工球就随着这一声炮响,灰飞烟灭了,好险哪!

弘历一回到楼上,康熙就问他是如何知道鬼工球藏在炮筒里的。弘历说,看城防卫严密,若想把鬼工球偷出去,一旦被查出来,只能人财两空,所以偷宝人一定要在看城内找一个极隐密的地方藏宝。不过,因为每次皇上来看城之前,此处所有的地方都要被前锋营仔仔细细地搜查一遍,哪里还有不为人知的角落?所以,藏宝的地方,其实就是大家都能看到、但又想不到的地方。

那么,为什么那门午炮才是大家都能看到、但又想不到的地方呢?

在康熙驾临之前,惟一没有被前锋营搜索过的,就是这门午炮。这炮只是每天正午才会有一点用处,所以这里根本就没有人看守。

而康熙凭窗远眺的窗户是可以轻易看到那门炮的,这里是唯一可以看见午炮的地方。如果这扇窗户开着的话,那盗宝贼绝不敢将鬼工球藏于炮内,但弘历刚才注意到,除了这扇窗户关着,其他的窗户都开着,而在凌晨秋围刚刚开始的时候,所有的窗户,包括这一扇,都是开着的。这说明这扇窗户是有人故意关上了,弘历也正是从这一点上猜到了鬼工球的所藏之处。

弘历加重了语气:“皇爷爷,盗贼可以轻易地将鬼工球藏入炮口,这一动作只需三击掌的时间即可。”

陈文伟做梦也想不到弘历会如此轻易地就破了案子,他不敢隐瞒,一一供述。原来,陈文伟有个朋友是理藩院堂主事,一个月前,也就是皇上刚把鬼工球赏给弘历的时候,有一天,陈文伟和朋友提起了这宝贝。那朋友说,这宝贝他亲眼见过,名叫“鬼工球”,取“鬼斧神工”的意思。这球取自天然巨骨,不知是何怪兽。骨分内外五层,都被打磨成球状。每球周身百孔,最里一只球为实心,颜色翠绿,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。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,则内中四球圆转活动,日夜不歇,可谓精巧绝伦。陈文伟生性好奇,听朋友这么一说,一时兴起,便偷偷取了这球出来。原本想和几个朋友赏玩一夜马上就还,不料第二天就被发现了,而且事情越闹越大,直到昨天晚上,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,才完璧归赵……

说到这儿,陈文伟言辞恳切地说:“我只是好奇,并没有贪占之心,请王爷明鉴……”

雍亲王听了,大为惊奇:“弘历,你怎么单凭字迹就能知道谁是贼?那贼并没有在你的书房和鬼工球上留下什么字啊!”

弘历说:“回禀父王,那贼虽然没留下只字片语,甚至连指纹都没留下,但包鬼工球的布上还是留下了手印。我细细看了手印,那手印是左托右扶。因为鬼工球有三十多斤重,是个重物,只有左撇子才会用左手去托重物,所以此人必是左撇子。刚才我看了众人写字,一共有三个左撇子。”

雍亲王奇怪了,问:“既然有三个左撇子,你怎么认定是陈文伟呢?”

弘历微微一笑:“我看陈护院执笔的时候,手略略发抖,我突然想起,陈护院的手是有毛病的,正因为有毛病,才会把鬼工球摔了—我早就看到这球的表皮被磕破了;还有,这三十三人中,除陈护院外,武功都是极好的,他们拿如此贵重的东西,必定十分留意,所以,必是陈护院了!”

陈文伟赶紧叩头,道:“王爷,小人该死,确实是我不慎将宝物磕出了一道裂纹,请王爷治罪。”

这时,雍亲王没有接陈文伟的话茬,而是目光在院里扫视了一圈,不紧不慢地开了口:“陈护院的身世,想必各位并非尽知吧,我来说说。”

原来,陈文伟本是甘肃一个县丞的儿子,祖业丰厚,家境富裕。他自小体力过人,爱好武艺,曾随谷宗云、谷宗秀两位武林大师学习搏艺,后又在天山拜一位隐居高人学武,但他的父亲是个重文的人,让他习武不过是为健体防身,所以同时又请了先生教他学些应试的文章。陈文伟十六岁时曾徒手打死过一只老虎,又在同年中了秀才,被乡里传为奇闻,称之“文武双全”。去年,陈文伟进京会试,会试第一天便遇到场屋着火,应试举人们也顾不得什么功名了,逃命要紧,于是一齐奔了出去。可火势大得吓人,考试的贡院有层层的门禁,而且都上了大锁,慌乱中衙役们竟找不全钥匙,那些举子们急得对着门又撞又拍,哭喊声叫骂声乱成一片。

陈文伟是有功夫在身的人,本可以轻轻松松地跃墙而走,但他却跑到贡院高墙下,用右手抵住院墙,大叫道:“踩住我的肩从此逃命!”然后,用他的左手将那些举子们依次扶上肩,再推上墙。他先是救了几十个人,后来右手累了,就换左手抵墙,右手扶人。从他的肩上逃走的人少说也有三四百号,最后实在无力再坚持了,他才对后来的人说:“对不住各位,我的力气已经尽了,只能到此为止了。”说罢,他才翻墙而出。

说到这里,院子里有人赞道:“没想到,人世间还能有这样豪气的文举人!”不是吗?这陈文伟,正是有这样的心性、这样的身世,才会做出常人不敢做的事,敢把鬼工球偷偷拿回家自个儿赏玩呢!

雍亲王又说道:“后来,十天后重开会试,可陈文伟双臂酸痛,不能执笔,就没有去考试,而且此后就落下了双臂发抖的毛病。后来经人举荐,来我这里当了护院武师。仅凭他贡院救举子的义举,此番偷拿鬼工球的事,我可以原谅,不过这宝贝是弘历的,弘历,我还得要问问,你要怎么办?”

弘历知道父亲其实是替陈文伟求情了,他想了想,说:“既然陈护院并非存心想偷,又把东西物归原主,便不算是贼,不过还是要罚。”

陈文伟问:“罚什么?”

弘历说:“罚你做我的武教习,你看怎么样?”

陈文伟赶紧叩头谢恩。从此,弘历从文之余,也习起武来。后来乾隆自称会十八般兵器,便是这个由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