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村里的功夫
王翔没问出话来,只好到另两位老人家去走访。到了那两家一看,好家伙,一个老人站在院子里举石锁,那石锁看上去得有百十斤,老人却举着跟玩儿似的;另一个老人也没闲着,正在院子里转圈跑,王翔看他围着院子转了好几遭,却一点都没喘气。
王翔更坚信了,这个山村里一定有什么神秘的功夫没有外传。他走进院子,采访老人,两个老人却和之前的那个老伙伴一样,不愿多说。更凑巧的是,王翔发现,这两位老人的父母也都在世,而且也已年过百岁了。
王翔离开这两家,又回到了喊话老人那里。他对老人说:“我猜,你们三个人的功夫一定跟你们的父母有关。您就别再跟我兜圈子了,再不告诉我,我就要急疯了。”
喊话的老人叹了口气,说:“你实在想知道,我就告诉你吧。你们来村里也半天了,有没有发现一点不寻常的事呢?”
王翔想了一下,摇了摇头。
老人说:“我们村里没年轻人,难道你没注意到?”
王翔这才想起来,他在村里转了半天,还真没碰上一个年轻人,都是些老人和小孩。王翔就试探着问:“那些年轻人……”
老人说:“年轻人都出去了。他们这一走,家里的担子就落在我们头上了,我们不把身体锻炼好不行呀!”
王翔明白了,全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只剩下老人孩子。这些老人本来应该安享晚年,现在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上有老,下有小,他们不得不锻炼身体,难道这就是这些老人身怀绝技的原因?
老人看见王翔疑惑的神情,叹了口气,说:“不光是为了这个,还有件事本来不好说,你一定要知道,我就说了吧。”
原来,这个山村有个习俗,老人去世后都要办重丧,特别是年过百岁的老人去世,那丧事办得就更隆重了,要用上好的棺木把老人装殓起来,还要亲人抬棺材头,亲自抬到祖坟。那棺材往往有几百斤重,再加上走到祖坟有二里多地,这棺材叫谁来抬,都够呛呀!
村里还有喊丧的风俗,喊的声音越远越好,没个好嗓子根本不行。按规矩,逝者的儿子如果岁数大了,抬不动棺材,就由孙子来抬。可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,一出去就请不出假,所以村里那些父母还健在的老人都有一种担忧,害怕万一到了那天,他们承担不了这件事。于是,他们就暗地里憋着劲锻炼,就是为了到时候,他们能完成那个任务。但这种事又不好向外说,就让人看着神神秘秘的。
这就是村里“功夫”的秘密。王翔听罢,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……
经过王翔紧张的采访剪辑,几天后,一段新闻终于播出了。新闻的主题就是:一个只有老人的村子,对一种古老风俗的担忧……
新闻播出后,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,有人说,那些陈旧的风俗该破除了;但更多人想到的是,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把老人抛在家里,谁来关心一下老人呢?
王翔自从做完那段新闻,成天东奔西走的,就再也没去过西王村。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西王村是否发生了变化,那些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,看到新闻后有没有回来看一看自家的老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