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手是谁【悬疑推理】
妻子在身后神秘兮兮地说:“老公,那个箱子不见了。”
林伟皱起了眉头:“箱子?什么箱子?”
“爸爸死前留给妈妈的那个箱子,她像宝贝似的收藏着,从来不让任何人碰的。”
父亲弥留之际,曾留给母亲一个木箱子,说是以后让母亲依靠它生活。昨天晚上,母亲擦拭那个木箱子,林伟问她要做什么,她叹了一口气,说是要去了却一桩夙愿。那个箱子藏匿着什么秘密?如今在谁的手里?
就在这时,林伟突然想到了一个人,那人叫王老师,住在附近一个小区里。父亲去世后,若不是妻子极力反对,母亲差点和王老师喜结良缘。为防止他们藕断丝连,妻子强迫母亲删掉了王老师的电话,并且卖掉了自己的房子,强行搬进母亲的房子入住。
于是,林伟便去找王老师,想问问箱子的事。敲开王家的门,来到客厅,林伟一眼就看到桌上摆放着一个小木箱子。王老师显然还不知道林伟母亲的死讯,他看到林伟前来非常高兴,招呼女儿递上了茶,说:“三年了,你们夫妻终于想通了,我真的很高兴,我和你母亲都要谢谢你们。”
林伟听了这话,一头雾水:“啊,什么想通了?我、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……”
于是,王老师讲了一段往事:三十年前,父亲、母亲和王老师都是县蒲剧团的年轻演员,当时剧团正在排演蒲剧《挂画》,母亲饰演女主角。父亲和王老师都在追求母亲,母亲难以取舍,两人便各自做了一双鞋子,同时放在小木箱里,说是等到《挂画》首次演出之际,母亲穿谁做的鞋子出场,就代表收下了谁的定情信物,另一双鞋子就要被永远封存在小木箱里。
“你母亲的跷功绝技真是厉害啊,可惜啊,《挂画》首次演出时,她穿的是你父亲做的鞋子。”
王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母亲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,林伟也想起了母亲在小区门口表演的情景,禁不住随口说道:“可惜啊,她现在连这点爱好都被剥夺了。”
这时,王老师的女儿说,只要林伟和妻子同意他母亲与王老师的婚事,他母亲就搬到王老师家居住,她那练功的爱好可以永远保持下去,而且以后生老病死,一切费用均由王老师负担。王老师的女儿还保证,即使王老师不幸先去世,她也会为母亲养老送终。
林伟说了母亲的死讯,王家父女悲痛不已。辞别了王家父女,林伟回到家中,无意中看到茶几上有一张纸条,那是母亲去超市买东西的小票,上面买的除了狗粮,居然还有方糖。林伟转而一想,母亲有糖尿病,怎么会吃方糖?
林伟下意识地取来了一块方糖,站在阳台上久久思索着,他发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摩擦痕迹,那是罗圈铁椅腿留下的痕迹。原来,母亲被迫改换到阳台练功了,在如此狭窄、危险的地方练功,真是难为母亲了。
林伟不由得触景生情,他捏着方糖慢慢站到罗圈椅上,伸展双臂,平衡身体,想象着母亲练功时的身姿。突然,林伟一阵眩晕,赶紧跳下罗圈椅,也就在这时,林伟发现雪儿站在自己面前,它的后腿站了起来,前腿伸张,紧接着,雪儿一跃而起,扑向林伟,林伟一个趔趄靠到阳台上,幸亏没有站在罗圈椅子上,否则势必会摔到阳台外,后果不堪设想。
林伟惊魂未定,雪儿却用嘴巴叼走了他手里的方糖,“咔嚓咔嚓”地咀嚼起来,并且用前爪按住那些掉落在地上的碎糖块。林伟猛然醒悟:母亲不是说过要给她的票友买奖品吗?这方糖是用来训练雪儿的?那个忠实的票友就是雪儿?
林伟心想,因为在小区里表演伤了媳妇的脸面,母亲把表演放到了家里;因为地板受损,母亲又把表演放到了阳台……这时,林伟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:母亲站在罗圈椅上表演着一个惊险动作,以此来训练“票友”雪儿,作为奖赏,雪儿会得到一块方糖。母亲正表演着,一旁的雪儿也在模仿着母亲的动作,或许雪儿急于想得到方糖,或许出现了其他意外,雪儿扑向了母亲的后背,于是母亲身子一歪,从阳台跌落下去……
天哪,难道这就是母亲坠楼的真相吗?林伟拨通了警察的电话,说:“我可能找到杀死我母亲的凶手了,但不敢肯定。我希望得到你的帮助,请你告诉我,我母亲后背上那个污点的详细情况,好吗?”
警察回答说:“那是你母亲那只宠物犬的爪印,里面有糖的成分……”
母亲死了,凶手却是她最忠实的“票友”——一只没有恶意的狗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