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猫散文网

你来时春风拂面

2025-08-25
你来时,是三月末梢,我窗前的桃树刚刚把最后一瓣残红交给流水。风从江面吹来,带着湿润的泥土和草籽的腥甜,像一封没有署名的信,却准确无误地落到我的案头。我坐在灯下,把信纸摊开,一行字还没写完,便听见门环轻...

你来时,是三月末梢,我窗前的桃树刚刚把最后一瓣残红交给流水。风从江面吹来,带着湿润的泥土和草籽的腥甜,像一封没有署名的信,却准确无误地落到我的案头。我坐在灯下,把信纸摊开,一行字还没写完,便听见门环轻响——那声音极轻,像是谁怕惊动尘埃,却惊动了我的余生。

你站在门槛外,肩上落着薄雨,发梢闪着细碎的银光。我问你从何处来,你笑而不答,只抬手拂去我眉间不知何时沾上的墨渍。指尖的温度像春夜第一缕回暖的气流,掠过湖面,冰层便悄悄裂出一道水纹。我这才意识到,冬天在我身体里盘踞得太久,连血液都快忘了怎样汹涌。

你住下,没有行李,只带了一枝杏花。那花苞紧裹,像不肯轻易泄露的秘密。你把它插在一只空瓷瓶里,说:“让它先醒醒。”于是,我开始日日为它换水,像为一个迟到的故事续写开头。第三日清晨,第一瓣花终于松开,声音轻得像婴儿的呵欠。你倚在窗边,阳光恰好斜穿过你的耳廓,薄得几乎透明。我忽然想,若此刻伸手去碰,你会不会像雪一样化掉?可你只是回头冲我笑,眼底漾着一池春水,我便知道,雪化之后,不是空无,而是万物初生。

我们说起话来,像两条久旱的河忽然交汇,水声撞碎彼此的堤岸。你讲北方的榆钱、南方的鹧鸪,讲童年偷摘的桑葚染紫了整片指甲;我讲灯下抄过的诗、雪夜折过的梅,讲我曾把一整座山的月光误认作你的衣袖。话语在空气里发芽,长出细小的藤蔓,攀上窗棂,攀上灯罩,攀上我们交叠的影。直到夜很深了,风把煤油灯的火舌吹得摇晃,我们才惊觉,原来时间也会迷路,停在一个眼神里不肯走。

你来的第七日,村口的油菜花一夜之间泛滥成海。你牵着我穿过田埂,花粉沾满裤脚,像无数细小的星子坠落。你说,要教我辨认风的形状——“你看,那从东边来的,是刚从山桃花里逃出来的,带着一点羞;从西边来的,在江面上打过滚,凉丝丝的,像含着薄荷。”我闭上眼,果然感到风掠过耳廓时,带着不同的耳语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:世界原来是可以被拆解成无数细微的触觉、味觉、嗅觉,再被你一一命名,重新拼成一首立体的诗。

夜里,我们躺在晒谷场的竹席上,银河倾泻而下,像谁打翻了砚台,浓墨里浮着碎银。你指给我看牵牛星和织女星,说它们其实相距十六光年,我们此刻看见的,是它们十六年前的模样。我扭头看你,星光落在你睫毛上,微微颤动。我想,若此刻也是十六年前的幻影,那我宁愿永远活在旧时光里,做一粒被你目光照亮的尘埃。

可春天终究不是归宿,它只是驿站。第十日,你收到一封加急的信,火漆印上压着陌生的徽记。你拆信时,风突然大了,杏花瓣被卷到半空,像一场仓促的雪。我转身去厨房,假装没看见你蹙起的眉峰。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,火光在你脸上跳动,像一簇不肯熄灭的疑问。饭毕,你说要走了,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。我点点头,喉咙却像塞满未熟的青梅,酸涩得发苦。

临行前夜,我们仍坐在晒谷场,却不再数星。风从四面八方涌来,带着雨的前兆。你忽然说起童年放风筝的往事——线断了,风筝飘到对岸,你涉水去追,却被芦苇割伤脚踝。你说,那时就知道,有些东西一旦松手,就再也追不回了。我伸手想握住你,却只抓到一把夜风,凉得透骨。

你走的清晨,还是来了。我送你到村口,雾浓得像一碗未搅匀的米汤。你折下最后一枝杏花给我,花蕊上还凝着露珠。你说:“等它开败,我就回来。”我点头,却不敢看你转身。直到脚步声远得连回声都听不见,我才摊开掌心——那枝杏花的梗上,不知何时被你系了一根极细的红线,像一条隐秘的脉络,连着我看不见的你。

后来,我日日坐在窗前,看那枝杏花从盛放走到凋零。花瓣落在案头,我舍不得扫,便用宣纸一张张拓下,夹进你未带走的诗集里。直到最后一瓣也干枯成褐,你仍杳无音信。我开始在地图上标记所有没有名字的地方,用红笔圈出每一个可能的风口。有人告诉我,春风每年都会回来,可它从不为任何人停留。

直到某一个深夜,我翻开那本诗集,忽然发现你曾在我抄的“江南无所有,聊赠一枝春”旁边,用极淡的铅笔写了一行字:“若你问起我的去向,就说是随春风去了。”字迹浅得几乎要被纸纹吞没,却像一道迟到的闪电,劈开我漫长的钝痛。我这才明白,原来你从未真正离开,你只是把自己种进了风里,种进了每一粒将开未开的花苞,种进了所有我途经的、温柔的夜里。

如今,我依旧在每个三月末梢等你。桃花谢了,杏花开;杏花落了,蔷薇又攀上篱笆。风来时,我不再追问它的来处,只是闭上眼,张开手臂——那些细微的气流里,总有一缕带着你指尖的温度,拂过我眉间,像那年你替我拭去的墨渍。它轻轻告诉我:你来时,春风拂面;你去后,春风长住。